安檢機 | X光安檢機 |
新聞資訊
一頭豬白養,急救車一響。住上一回院,一年活兒白干。這句話曾經是老百姓反映看病難、看病貴的心聲。四十年滄桑巨變,全面醫療改革讓處于“網底”農村醫療事業飛速發展,給龍江農民帶來了穩穩的健康和幸福。
看病老三樣“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這曾是改革開放初期農村醫療的真實寫照。74歲的宋木英,赤腳”醫生滿村跑?;叵肫甬斈昕床〉膱鼍?,仍然記憶猶新。
中國全面醫改正式啟動,1984年。一批經驗豐富的赤腳醫生”轉崗在村里開起了診所。受時代大潮的感召,1993年大學畢業的王福寶,懷著為鄉親們看好病的一腔熱情,回到和盛村,當上了一名鄉村醫生。
為他鄉村小診所添置了B超機、X光機、洗胃機,王福寶省吃儉用。甚至還有一臺救護車,當時這在全省都是一件稀罕事兒。
專業的醫生和診療設備都有了可是村民看病還面臨著一個最大的問題—沒錢。
僅靠一個王福寶,解決農民看病難題。顯然是不夠的2003年,全國局部縣市試點新農合醫療制度,協助農民抵御重大疾病風險,這讓賓縣的曹文光一家,看到新的曙光。尿毒癥,父親的糖尿病、肺結核、胸腹水合并癥,看病都可以報銷了
讓許多像曹文光一樣的農村患者生命得以延續。目前,新農合制度、大病安全賠付包裝設計政策、民政救助這三重救助保障。黑龍江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保持在99%以上,人均籌資規范從2007年的50元提高到2017年的630元;政策性住院彌補比例提高到75.3%22種重特大疾病報銷比例提高到70%農村居民大病安全理賠全面開展,二次彌補比例達到50%
黑龍江省啟動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安全政策制度,2018年1月1日。居民看病不再受到城鄉身份的限制。先診療、后付費”服務模式,也進一步減輕了農村貧困患者就醫負擔。
解決了農民“難看病”而2014年開始在黑龍江全面推行的分級診療制度,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又讓農民們實現了看難病”木蘭縣人民醫院,哈醫大四院心內科、內分泌、神經科等多學科的專家們正在為一名疑難并發癥患者現場會診。
黑龍江省已經組建各類醫聯體397個,2014年以來?;緦崿F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縣域內就診率達到80%以上。
國全民健康覆蓋面持續擴大,改革開放40年來。醫療衛生支出占比從1978年的3%增長到2017年的6.2%民生為大,健康是福。黑龍江省近年來面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巨大壓力,民生投入不減,全省公共財政醫療衛生支出由2012年的173.3億元,提高到2016年的280.6億元,年均增幅達到12.8%高出同期全省公共財政支出年均增幅5個百分點。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跨省異地就醫費用逐步實現直接結算、多類抗癌藥品納入醫保報銷范疇,一項項醫改惠民新政,正編織起覆蓋城鄉、多層次銜接的醫療保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