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檢機 | X光安檢機 |
新聞資訊
珠海衛生健康事業在改革中奮進、創新中前行,改革開放40年來。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以“強基層、促均等、提水平、建高地”為著力點,全力建設衛生鄉村、健康鄉村,全方位、全周期保證人民健康。
從1個醫院到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衛生健康資源配置不時升級
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市婦女兒童醫院)異地新建項目封頂儀式舉行。項目總投資近10億元,12月8日上午??偨ㄖ娣e124700平方米,設置總床位800張,停車位950個,預計2019年底項目整體竣工并移交。
珠海市西部醫療中心項目和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市第三人民醫院)新建項目舉行啟動儀式。兩個項目的建成,今年6月27日。一個將補齊珠海西部生態新城醫療衛生服務短板,打造珠海市新的醫療高地,另一個將填補我市沒有公立精神??坪吐殬I病防治醫院的空白,為完善我市慢性病防治體系,健全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從特區成立初期的起步階段,珠海醫療衛生事業同特區建立與發展的步伐一致。全面提升的升華階段、深化改革的關鍵階段和協調發展的發展階段,珠海醫療衛生事業也如同珠海的鄉村發展一樣,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珠海市衛計局局長陶海林告訴記者,建市初期,珠海的衛生條件十分落后,全市只有31個衛生機構,醫院僅1間,全市只有86名醫師,主治醫師僅6名,314張病床,主要醫療設備也只有手術床16張、心電圖機和A型超聲波6臺、顯微鏡20臺、X光機13臺、救護車3輛、光電比色計9個、恒溫箱12臺、分析天平9臺。衛生服務網絡不健全,醫療設備落后,服務能力低,居民“看病難”問題突出。
歷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40年風雨兼程。經過醫療衛生戰線工作者接續奮斗,珠海百姓看病就醫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2018年11月,全市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68個。其中醫院4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672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5個、其他衛生機構2個。全市已初步建立起覆蓋城鄉的市、區、鎮(街)村(居)4級醫療衛生計生服務體系。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從特區成立之初的1196人增長到2017年的2012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427人,注冊護士7479人,醫護比11.16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3.64人、注冊護士4.24人,高于國家和廣東省平均水平。全市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水平得到極大提升,為城鄉居民初步建立了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
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時提升從16張手術床到國際先進的手術室平臺。
華南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介入診療平臺之一—珠海市人民醫院介入診療中心二期項目、珠海市精準醫學診療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今年9月16日。其中ArtisZeegoDSA -CT滑軌CT+DSA 復合手術室為現階段國際設計理念最為先進的介入手術室平臺,還有高端移動DSA 機器人等設備,將為珠海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提供高精尖的醫療技術服務。
圍繞建設衛生強市,依照珠海市委、市政府部署。打造醫療衛生高地,爭取“登峰計劃”建設單位等戰略目標,珠海市人民醫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正努力將醫院打造成與珠海鄉村定位相適應的國際化區域醫療中心和珠江三角洲地區領先的醫院,力爭躋身廣東省高水平醫院30強。
滄海桑田,星移斗轉。隨同著特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遵義醫學院第五附屬醫院等各大醫院也相繼進行改擴建,珠海不只醫療機構數量增多,大量先進水平的醫療器械也相繼投入服務,診療檢驗測試手段日趨完善。通過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和特色??平ㄔO、科技教育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全市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從根本上得到提升。目前全市有三甲水平醫院4所,其中市人民醫院和中大五院在2018年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中心推出的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醫院50強”排行榜中入選并分別位列第46和48名。市婦幼保健院201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14年獲批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目前該院JCI認證各項準備工作如火如荼開展。不只珠海百姓看病就醫不再出市尋醫找藥,一系列重點專科還吸引了周邊鄉村的病患者前來就醫,醫療衛生服務開始具備一定的輻射能力。
市正全面推進“三名工程”名醫、名院、名??疲┙ㄔO高水平醫院,當前。打造以市人民醫院、中大五院為龍頭的區域高水平醫療中心和區域醫學中心,以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為主體的區域中西醫結合特色服務中心,以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為主體的區域中醫醫療中心,以市婦幼保健院(婦女兒童醫院)為主體的區域婦幼保健中心和重癥救治中心。全力推進市婦幼保健院、市慢病中心、市西部醫療中心建設,新建區域高水平醫療救治中心,籌建市口腔醫院。2020年,力爭打造40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爭取6-8個??七M入全省100強,爭取增建2-3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啤H嫣嵘沂嗅t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增強區域競爭力和輻射能力。
城鄉居民健康水平繼續改善人均期望壽命從56.89歲至82.2歲。
廣東各地醫院陸續啟動取消掛號費,近年來。取消藥品加成等醫改措施,而珠海2015年就已經開始實施。作為全國醫改的試點鄉村之一,珠海不只率先實施取消掛號費及藥品、醫用耗材加成等醫改措施,還率先開展分級診療、家庭醫生服務、家庭病床等惠民利民政策。家住華發新城的徐阿姨告訴記者,居民只要下載相關APP隨時可以將自己的健康監測數據上傳,家庭醫生可以第一時間獲悉情況,并及時作出飲食和運動上的指導和提醒。目前,約有79.52%珠海人已經在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自己的電子健康檔案。
市逐年提升全市年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均等化標準,堅持預防為主。珠海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從2009年的10元已經增長到2018年的60元,特區公共衛生服務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珠海經濟特區成立以來,填補了此前婦女兒童健康專業服務的空白,珠海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更是大幅提高,新生兒死亡率2.03‰,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3.29‰。特區成立38年來,市高度重視計劃免疫和污染病防控工作,預防接種信息在全省范圍率先實現全市聯網,并實現無線冷鏈設備溫度實時監控全覆蓋,積極規范全市醫療衛生單位污染病報告工作,省級考核中污染病演講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演講率、及時率均達到100%同時積極完善監測體系,2018年實現法定污染病哨點監測100%全覆蓋。脊髓灰質炎、瘧疾等多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污染病得到控制或消滅,居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珠海大力開展母嬰安康、學校健康促進、醫養結合、殘疾人康復服務和職工健康促進行動,培育健康人群方面。重點對婦幼、老年人、殘疾人、流動人口、低收入人群等實施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人均期望壽命從1982年的56.89歲提升至2017年末的82.2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為3.7/10萬和2.81‰。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促進了珠海人口與經濟社會均衡發展。
珠海從2010年就開始探索健康鄉村建設工作,因為有良好健康鄉村基礎。2016年珠海被列入全國健康鄉村試點鄉村之列,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個入選城市。當前,完成健康鄉村基線調查基礎上,市著力加強整體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健康服務水平,改善健康環境,倡議健康理念,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提高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爭取到2020年我市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健康鄉村聯盟鄉村。
數說發展
無人口普查預期壽命數據。1979-1981年底。
全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56.89歲。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
全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6.15歲。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全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6.75歲。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2017年末全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82.2歲。
一把手訪談
2020年
初步建成健康鄉村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動珠海衛生與健康事業‘二次創業’2020年,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進一步完善,人均期望壽命堅持在82歲以上,初步建成國家級和粵港澳大灣區獨具特色的健康鄉村。
今年,市衛計局局長陶海林告訴記者。珠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面實施《健康珠海2030規劃》戰略安排,為今后一個時期珠海衛生與健康事業的發展明確了方向。坦言,改革開放以來,市衛生與健康事業雖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鄉村發展與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城鄉與包裝設計陸島之間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平衡、公立醫院與民營醫療機構發展不平衡、高層次醫療人才與基層實用性人才隊伍建設不平衡等問題。與鄉村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相比,與國家賦予的全國首批健康鄉村試點市使命要求相比,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的要求相比,還存在差異。
面向未來,陶海林表示。將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以黨建帶院建”以黨風帶行風”著力建設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功能完善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衛生與健康事業平衡發展、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全周期保證珠海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