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渭南車站安檢門程序引起了一場風波,這讓很多乘客覺得不安,主要原因在于安全問題無法得到保障,何況不是每位乘客都能做到自覺自律,據悉,渭南多個車站的X光機被閑置,行李物品無需檢查就可以直接帶上汽車,三品檢查儀的作用得不到任何體現。
記者發現,在渭南多個縣區汽車站,安檢設備在進站口只是擺設,乘客不需將行李物品安檢,可任意進站。采訪中,多數乘客表示,客運站常年幾乎處于無安檢狀態,
安檢設備常年停止運行。
據蒲城汽車站負責人介紹他們購買的是上海英邁吉東影圖像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安全檢查檢測系統,每臺設備售價24萬左右,又據渭南市交通局運管處一位負責人介紹渭南市已配備這樣的設備十余臺。記者算了一筆賬,十余臺安檢設備,總價在200萬左右。而且近十臺閑置,那么百萬元購置的“三品”檢測儀為何停止運行,作為“花炮之鄉”的渭南,客運安全誰來負責?交通主管部門——渭南市交通運輸局為何視而不見? 當前國務院部署在全國開展的“打非治違”行動在渭南究竟如何開展?
《陜西省道路運輸業安全生產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汽車客運站(場)必須建立“三品”檢查制度。汽車客運站應配備行包安全檢查設備,未有安全檢查設備的應配備專人進行“三品”檢查。
《陜西省交通運輸廳關于貫徹落實省政府切實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里提到:各市區交通(運輸)局和廳運管局要監管各汽車站(場)嚴格執行“三不進站五不出站”等各項安全制度,堅決將易燃、易爆危險品杜絕在站外車下,嚴禁超員、超載車輛出站運營。
記者發現在渭南多個縣(區)客運站,《陜西省道路運輸業安全生產管理辦法》、《陜西省交通運輸廳關于貫徹落實省政府切實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中所提到的制度、設備儀器一應俱全,但據當地群眾反映在渭南市各縣區客運站安檢設備閑置情況久而有之,且長期如此,可見,渭南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對《通知》的要求,在執行上已大打折扣。“打非治違”行動在渭南真正遭遇了“水土不服”。
車站X光機等檢測設備,是車站安全運輸的第一道保障,三品檢查儀的作用也不可小覷,很多交通事故的發生,往往就是因為小問題引起的,陜西車站運輸管理部門之所以嚴格對待此事,就是對乘客負責的行為。